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協會信息 > 正文

 

《廣東省工藝美術保護和發展條例(草案修改征求意見稿)》
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


2021-3-1     來源:廣東人大網、廣東家具網

 

 

  為促進地方立法的民主化、公開化,充分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現轉載廣東人大網《廣東省工藝美術保護和發展條例(草案修改征求意見稿)》。敬請社會各界人士提出寶貴意見,有關修改意見建議請向廣東省家具協會秘書處反饋(截止時間:2021年3月8日)。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東華西路92號麗華大廈18樓   
  郵編:510440 傳真:020-83804447 聯系電話:020-83860378、83805153。


廣東省工藝美術保護和發展條例
(草案修改征求意見稿)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立法目的與依據】 為了進一步加強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推動工藝美術事業發展,根據《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適用范圍】 本條例適用于本省行政區域內工藝美術認定與保護、人才培養、產業發展及其監督管理等活動。本條例所稱工藝美術,包括傳統工藝美術和新興工藝美術。傳統工藝美術是指歷史悠久,技藝精湛,世代相傳,主要以傳統工藝流程制作生產,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工藝品種和技藝。新興工藝美術是指融合了現代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工藝品種和技藝。

第三條【政府職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工藝美術事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關規劃,加強對工藝美術保護和發展工作的領導,采取措施扶持、促進本地區工藝美術事業的繁榮和發展??h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統籌資金對本地工藝美術保護和發展給予支持。

第四條【部門職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的工藝美術主管部門(以下統稱工藝美術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工藝美術的保護、發展和相關協調、指導等監督管理工作。工藝美術涉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保護和發展工作??h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市場監管等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工藝美術保護和發展工作。

第五條【社會組織作用】 鼓勵和支持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參與工藝美術保護和發展工作。城鎮集體經濟組織、工藝美術相關社會組織可以協助工藝美術主管部門做好工藝美術保護和發展工作,并接受有關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第六條【表彰與獎勵】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工藝美術主管部門對為工藝美術事業的繼承、保護、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章認定管理

第七條【認定制度】 本省對工藝美術珍品、工藝美術大師、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實行認定制度。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工藝美術主管部門制定。評審認定事務按照省有關規定由工藝美術相關社會組織承擔。省人民政府工藝美術主管部門應當面向社會公開遴選承擔評審認定事務的工藝美術相關社會組織,并做好指導、監督。

第八條【提出申請】 從事工藝美術相關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承擔評審認定事務的工藝美術相關社會組織提出廣東省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廣東省工藝美術珍品認定申請。從事工藝美術制作的人員,可以向承擔評審認定事務的工藝美術相關社會組織提出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認定申請。

第九條【申請材料】 申請認定廣東省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的,應當如實提交品種和技藝的形成歷史、工藝流程及主要原材料、技術特點和藝術風格等材料。工藝美術中技藝創新、工藝精湛、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稀有作品,可以認定為工藝美術珍品。申請認定廣東省工藝美術珍品的,應當如實提交作品實物照片及作品材質說明、作品創作構思和藝術價值說明等材料。長期從事工藝美術制作,技藝精湛、成就卓越,在行業內享有盛譽的人員,可以認定為工藝美術大師。申請認定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的,應當如實提交從事工藝美術專業的經歷、代表作品、技藝特點說明等材料。承擔評審認定事務的工藝美術相關社會組織應當依法向社會公示相關申請材料。

第十條【評審委員會及專家庫】 省人民政府工藝美術主管部門應當建立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工藝美術相關專業人員等組成的省工藝美術專家庫?! 〕袚u審認定事務的工藝美術相關社會組織應當成立評審委員會負責廣東省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廣東省工藝美術珍品、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的評審工作。評審委員會組成人員應當從省工藝美術專家庫中產生。

第十一條【回避制度】  評審委員會成員在評審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回避:(一)評審委員會成員或者親屬申請認定為本省工藝美術大師的;(二)評審委員會成員或者親屬的作品申請認定為本省工藝美術珍品的;(三)其他應當回避的情形。

第十二條【評審工作要求】 評審委員會可以采取現場考核、打分、投票等方式進行評審。評審委員會在評審認定工作過程中,應當遵循公平、公正和公開原則,及時公布評審條件、評審程序、參評名單等,不得向申請人收取或者變相收取任何費用和實物,接受社會監督。

第十三條【異議處理】 承擔評審認定事務的工藝美術相關社會組織應當將擬認定為廣東省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廣東省工藝美術珍品、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的予以公示,公示時間三十日。公示期間,任何單位和個人有異議的,應當書面提出。承擔評審認定事務的工藝美術相關社會組織應當在收到異議之日起三十日內進行處理,并將處理結果書面告知異議申請人。

第十四條【評審認定】 經評審認定為廣東省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廣東省工藝美術珍品的,由省人民政府工藝美術主管部門予以公布。經評審認定為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的,由省人民政府授予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每四年評審一次。

第十五條【津貼支持】 獲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和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可以享受省人民政府專項津貼。工藝美術大師帶徒授藝的,其所在單位或者所在地人民政府可以予以授藝補貼。

第十六條【履行義務】 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應當履行下列義務:(一)傳授工藝美術技藝,培養后繼人才;(二)收集、整理和保存與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相關的實物、資料;(三)參加與工藝美術保護和發展有關的公益活動。

第十七條【撤銷稱號及收回證書】 對廣東省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廣東省工藝美術珍品申請中存在弄虛作假情形的,由省人民政府工藝美術主管部門收回證書?! ∮邢铝星樾沃坏?,由省人民政府工藝美術主管部門提請省人民政府撤銷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收回證書:(一)因故意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二)嚴重喪失藝德、弄虛作假的;(三)無正當理由長期脫離工藝美術設計、制作的;(四)無正當理由不履行本條例規定的工藝美術大師義務的。

第十八條【地方評審認定】 各地級以上市可以根據工藝美術保護和發展需求,開展本市工藝美術珍品、工藝美術大師、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評審認定。

第三章保護措施

第十九條【瀕臨失傳工藝美術保護】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地實際采取必要措施,保護和發掘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扶持和幫助瀕臨失傳的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

第二十條【品種技藝保護措施】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對已認定的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采取下列保護措施:(一)搜集、整理、建立檔案;(二)征集、收藏優秀代表作品;(三)工藝技術需要保密的,依法確定密級;(四)資助研究、培養人才。

第二十一條【保密規定】 工藝美術生產、研究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傳統工藝美術技藝的保護和保密制度,并依法與有關人員簽訂保密協議。工藝美術產品開發、制作人員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不得泄露在制作傳統工藝美術產品過程中知悉的有關技藝秘密和其他商業秘密。

第二十二條【珍品保護】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設立工藝美術珍品館、博物館等專業場館,或者根據需要建立工藝美術專題的公共文化設施,用于征集、收購、收藏、展示廣東省工藝美術珍品和其他優秀作品,并依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向社會免費開放。工藝美術珍品的所有權人、保管人,對該珍品負有保護和宣傳義務?! 」膭钭匀蝗?、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向本省工藝美術專業場館捐贈工藝美術珍品和其他優秀作品。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向工藝美術專業場館的捐贈,符合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的,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可以在規定范圍內予以扣除。

第二十三條【署名保護】 工藝美術大師可以在其作品上簽署自己的姓名或者使用個人標識,使用工藝美術大師稱號,不得為謀取個人名利為目的在他人作品上署名?! ∪魏螁挝缓蛡€人不得冒用工藝美術大師的署名及稱號。

第二十四條【創辦企業或個人工作室】 鼓勵工藝美術大師創辦工藝美術企業或者建立個人工作室,經依法登記后,可以按照有關規定享受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和個人創業貸款扶持等優惠政策。

第四章人才培養

第二十五條【教育培訓】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或者學??梢詫⒌胤焦に嚸佬g常識列入地方選修課程和校本課程。鼓勵學校為校園普及工藝美術知識提供便利?!   」膭钣袟l件的普通本科高校、職業院校設置工藝美術相關專業,開展工藝美術人才培養和傳承研究。鼓勵和支持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建立工藝美術社會培訓機構,開展工藝美術體驗、培訓活動。鼓勵工藝美術企業、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產業園區與院校建立工藝美術人才培育及產學研合作基地。

第二十六條【人才引進】 鼓勵和支持工藝美術相關單位從國內外引進工藝美術人才。鼓勵和支持國內外工藝美術人才到本省創辦工藝美術企業或者建立個人工作室?! ∫M的工藝美術人才,可以申請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認定,并按照相關政策享受我省入戶、住房、子女教育等人才政策。

第二十七條【人才評價】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和完善工藝美術專業技術人員認定標準和職業技能鑒定制度。鼓勵工藝美術相關單位支持工作人員申請工藝美術職稱評定和技能人才評價。鼓勵工藝美術相關社會組織建立工藝美術從業人員的技藝評價體系。

第二十八條【非遺傳承人申報】 鼓勵工藝美術從業人員申報傳統美術、傳統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第五章產業發展

第二十九條【原材料保護】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制作工藝美術品所特需的珍稀礦產資源和其他天然原材料的保護和管理,統籌規劃,嚴禁亂采濫挖?! 」膭罘N植、養殖與工藝美術品制作材料相關的植物、動物。鼓勵開發和使用稀缺性原材料的新型替代材料。

第三十條【特色區域建設】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地實際建設工藝美術產業集群、產業園區、特色村鎮、工藝美術品集聚地等工藝美術特色區域;鼓勵將舊城鎮、舊村莊、舊廠房改造成為工藝美術特色區域?! 】h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在規劃、立項、資金、用地等方面對工藝美術特色區域建設予以扶持??h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可以將具備條件的工藝美術生產、經營場所等特色區域,納入工業旅游范圍。工藝美術特色區域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搭建工藝美術交流平臺,舉辦創新成果展覽、創意設計競賽、職業技能大賽等活動,支持工藝美術企業、行業組織、工藝美術大師參加國內外展覽、交流、研修、培訓活動。

第三十一條【特色文化村鎮建設】 支持在工藝美術集中的文化街區和村鎮、自然和人文景區、傳統工藝項目集中地,設立工藝美術產品的展示展銷場所,集中展示、宣傳和推介具有民族或地域特色的工藝美術產品。

第三十二條【區域特色品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工藝美術產業發展需求,采取措施重點扶持、打造區域特色品牌,并向社會公布??h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可以引導符合條件的生產者申請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工藝美術生產企業可以申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地理標志的使用人可以將地理標志用于工藝美術品、包裝、廣告宣傳以及其他活動。鼓勵工藝美術相關社會組織申請注冊集體商標和證明商標,打造區域品牌。

第三十三條【支持企業發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支持工藝美術企業發展,結合實際制定資金、場地、信貸擔保、交流合作、展覽展示等方面的產業發展配套支持措施。

第三十四條【鼓勵創新】 鼓勵工藝美術從業人員創新傳統工藝美術表現形式,開展跨行業合作,開發具備地方特色、適應現代生活的工藝美術品、衍生品和宣傳品。

第三十五條【交易市場建設】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對本地特色工藝美術經營市場統一規劃,培育、規范工藝美術品及原材料交易市場,支持交易平臺、交易代理機構、中介機構的建設。鼓勵結合當地歷史文化遺址保護和旅游開發,建設工藝美術銷售網點和專業市場。鼓勵工藝美術電子交易平臺發展,引導工藝美術企業開展網上定制、網上拍賣等經營活動。

第三十六條【促進生產服務】 鼓勵工藝美術行業組織、企業建設檢測、鑒定、評估專業機構。鼓勵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從事工藝美術經紀業務。工藝美術行業組織可以開辦工藝美術經紀人培訓課程,搭建工藝美術從業人員與經紀人交流平臺?! 」膭罱鹑跈C構開發適合工藝美術行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強對工藝美術企業的融資支持和服務。

第三十七條【質量標準】 工藝美術行業組織、企業等應當制定生產技術規范和管理規范,可以參與制定完善工藝美術行業產品標準。鼓勵工藝美術生產、經營企業主動發布綜合信用承諾或者產品服務質量等專項承諾,通過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向社會公開產品服務標準,接受社會監督。

第三十八條【知識產權保護】 鼓勵支持工藝美術相關社會組織、企業應用防偽標識、可溯源技術,建立工藝美術作品、產品信息大數據平臺并定期公布有關信息。工藝美術企業和個人,可以通過申請商標注冊、專利申請、著作權登記,實現工藝美術作品、產品、技術、工藝等的知識產權保護。

第三十九條【宣傳推介】 工藝美術相關社會組織可以編制工藝美術相關宣傳手冊,采取全媒體方式推介,及時對宣傳手冊進行更新。鼓勵有關文化旅游、交通運輸等單位為工藝美術宣傳推介提供便利。

第四十條【國際交流】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一帶一路”建設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等需要,加強國際交流和技術領域的研究與合作,促進工藝美術產業以及產品拓展國際市場。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一條【騙取認定的責任】 違反本條例第九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提供虛假材料騙取廣東省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廣東省工藝美術珍品證書的,由省人民政府工藝美術主管部門對違反規定的單位處三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對違反規定的個人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違反本條例第九條第三款規定,提供虛假材料騙取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證書的,由省人民政府工藝美術主管部門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二條【冒用名稱的責任】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一款規定,工藝美術大師為謀取個人名利為目的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應當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冒用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藝美術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三條【社會組織責任】 違反本條例規定,工藝美術相關社會組織及其工作人員、評審委員會成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評審認定工作中存在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的;(二)評審認定工作中向申請人收取或者變相收取任何費用和實物的;(三)泄露工作中知悉的傳統工藝美術技藝秘密的。

第四十四條【政府部門責任】 工藝美術主管部門、相關行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不履行監督管理職責,以及有其他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行為的,由有關機關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四十五條【施行日期】 本條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

 

   
动漫美女被污,可以在线看的黄色网站,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欧美久久久影院色欲,成人三级秋霞电影在线观看